案例一
小A是典型的喂饭导致的内部感知力迟钝,因为从小就是被喂喂喂!她们从来不需要自己感知饱了而指挥手和嘴巴停止进食。 其实在婴幼儿期间,让宝宝自己感知饥饿、饱涨是非常重要的感知发展。但喂饭就是这个感知能力发展的最大杀手。 如果小A奶奶和妈妈知道了当年喂饭的严重后果,时间倒流他们一定不会再拼命喂饭了。 案例二
7岁多的男孩,如果妈妈不喂自己就吃不了饭,这是多么可怕呀!不仅如此,成成对吃饭没有一点兴趣。妈妈的喂饭毁掉了一个小男孩最基本的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喂饭带给孩子的5大坏处
缺乏饥饿感的孩子会因为没有进食的足够动机而完全或部分丧失吃饭的兴趣,人生的三大乐趣一下就失去三分之一了! 缺乏饱胀感的孩子就会像可怜的小A姑娘一样,吃起来没有节制,可能把自己塞得像个大充气球一样也全然不知。
我们吃饭的时候,因为眼睛无法看到嘴巴,要把食物准确无误的送到嘴里需要良好的手口协调性。一直被喂饭,长大吃饭就会经常把汤汤水水洒在身上。
小时候家长不给娃机会让你多咀嚼、多吞咽呀!心疼娃被卡住、被噎着!后期会影响口腔功能,比如说话,发音等都会受影响!
我们的咀嚼肌和颌骨发育需要大量的口腔活动,如果3岁前缺乏这些活动则可能导致面部肌肉僵硬、上下颌骨不能很好闭合等问题。这些孩子可能面部表情僵硬、暴牙或地包天等。
案例二中的成成,童年是灰暗的!想必每个妈妈都不希望自己的宝宝有着这样的童年记忆!虽然妈妈每天无微不至的追着喂饭、喂水、擦汗,可是这孩子就这样生生被废了。 吃个饭都觉得难如登天的人,还指望他成就事业、家庭和人生?能不得厌食症就不错了! “爱吃的人才会热爱生活!”你看看那些吃货们,为了寻找那独特的味道,不畏艰难、不惜金钱,努力奋斗就为享受那一口美味。 4招让娃好好吃饭 有的妈妈对此不以为然,孩子的成长习惯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还有妈妈会说 “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饭,不喂怎么行?” 我敢说多半是被你们惯出来的,下面教你们4招让娃好好吃饭,放了他们吧,别再喂了!
“言传不如身教”,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家长饮食习惯不健康,自然会影响孩子。零食可以给,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品应尽量不给,以免影响孩子吃正餐。
让孩子一起参与做饭的过程,如买菜、洗菜等,在食物做法上要尽可能有变化,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让孩子自己进食等等,都会增加孩子吃饭的乐趣。
这会使孩子的胃肠道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开饭时间一到,家人尽量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给孩子适量的饭菜,家人吃完时要同时收走孩子的食物,无论吃完与否,不再给任何零食。 做到正餐定时给,过时不候。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