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石景山区人力社保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始终把“以人为本,保障民生,优质服务,构建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
合理优化职业培训。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就业要求,积极探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加强培训管理,整合培训资源,全区所有民办职业能力培训机构全部达到北京市B级以上标准。 科学搭建供需平台。积极拓展职业测评与招聘一体化精细服务,推荐匹配成功率达到81.8%。以精准帮扶为抓手,首创“私人定制”型招聘会,举办职业指导专题辅导,辅导涉及转变择业观念、面试技巧、以更加理性的态度选择职业等课程。军民融合促发展,多举措为随军家属“量体裁衣”开展专场招聘会活动。 积极引导青年创新创业。编印《石景山青年创业政策汇编》,组织实施“青年创业培训计划”,重点培训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大学生和复转军人。建立“青年创业培训计划”实名制数据库,培训合格青年全部纳入实名登记管理范围。 社会保障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保经办能力大幅度提升。新开户单位全部实现了网上申报业务。全区5家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在全市率先通过验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共举办244期“社保大讲堂”,累计培训参保单位法人和经办人员近5万人次,“社保大讲堂”成为区级金字招牌。 “综合柜员式”服务模式初步建立。进一步整合经办资源,梳理操作流程,把“一窗口接待、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初步实现了社会保障服务便民化、优质化、简洁化。 “标准化+”服务理念全面推行。积极拓展社保“标准化”服务内涵和外延,“阳光社保”初显成效。“微信”扫一扫,政策全知了,二维码技术实现办事流程信息化。“定点医疗机构变更”等十余项办理业务全面下沉街道社保所,“家门口”的社保让百姓享有了更多获得感。 人事人才服务管理实现新提升 五年来,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共申报引进硕士以上学历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27人,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9068人次。公务员单位累计录用434名人员,事业单位录用312人。军民融合稳步推进,出台了《石景山区从优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实施细则(试行)》、修订了《石景山区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暂行办法》,出色完成506名军转干部的安置任务。2016年,在全市人事考试中率先尝试生物识别技术,确保人事考试公平、公正地进行。 督察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新的《石景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工作目标督察考核暂行办法》,从党建统领、行政绩效、效果评价、奖励和否决四个方面对区委系统、政府系统、街道系统各机关单位实施考核,注重效果评价,将我区高端绿色发展战略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内容, 突出了本阶段地区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的战略导向、基层导向和服务群众导向。 特色教育培训不断创新。率先举办老科长更新知识培训班。开展了公务员职业道德、依法行政两期专题培训,每期120人,5年内对全区公务员轮训实现全覆盖。每年高品质举办10期“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讲堂”专题讲座,培训人员近万人。 高端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成立石景山区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建立了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共招收进站博士37名,与36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合作开展科研项目38个。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不断深入。2016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正式步入了制度化、正规化和法制化轨道。仲裁院办公面积1500余平米,并在全市首推仲裁员着仲裁袍开庭的先河。 “无拖欠工资”工作持续发力。建立“无拖欠工资”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了由区人力社保局牵头,区发改委、维稳办等14个部门联合行动的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工作机制。 “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深入开展。开展系列专项检查,达到“检查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挤压一批”的目的,确保企业守法、有序、良性、健康发展,促进小、微、低端用人单位疏解及转型,引导来京务工人员有序流动。
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打造人力社保跨区域协同服务的“升级版”。2016年,建立了全市首个跨省、跨区域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勇于创新,精心打造的“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唐山地区社会保障事务服务中心”在河北迁安挂牌成立。开创了北京市构建跨省市、跨区域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的先河。 跨区域争议案件不断化解,致力京津冀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河北唐山市迁安地区设立了北京市首家跨省市劳动争议巡回仲裁庭,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至少每两个月派骨干仲裁员现场开庭审理案件或对企业用工进行规范指导。 合作机制不断加强,聚力京津冀劳动监察全方位合作平台。石景山区劳动监察与河北省唐山市劳动监察结成协作对子,建立定期电话协调沟通机制。在案件查处上采取“一点投诉、三地联动处理”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办案效率。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切实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法宝、最大战略、最大政绩和最迫切任务,党建统领,助力人力社保事业健康发展。2012年被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被区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石景山区学习型机关”,2014年,区人力社保局荣获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和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2016年成功入选保留全国文明单位和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健全制度,完善设施,机关制度建设有声有色。建立健全了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制度、党委工作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制度等二十多项制度。修订编纂了《石景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岗位职责和工作依据汇编》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手册》。从严从实,锐意进取,党风廉政建设有棱有角。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精神家园”主题系列活动,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固确立纪律红线不能踩、法律底线不能踏的思想,打造了一支清廉人社队伍。 为民务实,凝心聚力,作风行风建设有本有源。凝练了人力社保精神,培育人力社保特色文化。窗口部门普遍实行了“两规范一提高”,“五制、四公开、三亮明”和“六个一点”服务模式,擦亮了“石景山人力社保”服务品牌。 24小时社会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