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 有些日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80年前的今天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爆发 这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中国军队撤退后,日军通过卢沟桥 1 14 600万 3500万 这是一组再普通不过的数字 那些充满血泪的日子 为它们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 日军炮轰宛平城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日军在卢沟桥设立的“纪念碑” 七七事变 1声枪响 打破了卢沟桥的平静 日本军队屡次挑起战事又假意谈判 狼子野心此时已昭然若揭 全民族抗日势在必行 1937年7月8日,宛平城内的中国守军奔赴战场 保家卫国 从1931年开始 14年抗战 大大小小的战役背后 是英烈以生命和热血在抵挡侵略 他们心中也有牵挂和不舍 这是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的重机枪阵地 但是 国将不国 何以家为 他们义无反顾奔向了战场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占领娘子关 铁蹄无情 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 日本侵略军残忍地践踏祖国的山河 每到一处便是烧杀淫掠 阴影笼罩了大半个中国 光明似乎永远遗忘了这片土地 遭受轰炸的上海虹口 绝望 不知道和平与希望 何时重归 1941年6月5日夜,日军轰炸重庆居民区 生灵涂炭 3500万同胞在战争中伤亡 他们曾为人父母、子女、爱人、友人 他们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最终却都被侵略者 定格在这黑暗的一页 1941年6月5日,日机夜袭重庆,制造了较场口大隧道惨案,造成1万余人死伤。 南京大屠杀 是每个中国人心中 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口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并开始进行大屠杀 不论 有些人如何否认 这铁一般事实永远存在 正义终将到来 2005年,时年91岁的日本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双膝跪在卢沟桥上,为自己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谢罪。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中华大地曾染上的淋淋鲜血 和漫天炮火硝烟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1945年中国军队重回卢沟桥 在北京,除了与抗战紧密联系的卢沟桥,还有三条以抗日爱国将领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东城区的张自忠路。而这三位抗日将领,都曾写下与“卢沟桥事变”有关的诗篇。 佟麟阁 晓月芦沟,怎忘当年,战火曳空! 惹英雄奋起,旗风所向, 悲歌吼处,气贯长虹。 永定河边,南苑巷内, 多少男儿浴血中。 一腔恨,俱凝刀枪上,怒向顽凶! 天公竟妒豪英,弹飞处,焦石溅血浓。 憾壮怀难已,山河未复; 民崩倚恃,国损干城! 浩气长风。唤起大众, 卫我中华一脉同。 西山上,有松涛夜吼,霜叶殷红。 赵登禹 沁园春 滚滚狼烟,悲泣山河,恨聚怒潮。 听皇姑屯里,惊魂劈雳, 喜峰口上,杀寇声高。 原野山川,长城内外, 奋起男儿唱大刀! 宛平后,唤英雄叱咤,壮士骁骁。 南苑激战晨宵,弹雨泻,黄亭土炽焦! 痛荒郊碧血,故园凄泪; 千秋肝胆,百战魂消。 弹指春秋,纵目寰宇, 几处狂徒又叫噐。 雄碑下,教子孙长记,一代英豪! 张自忠 沁园春 我死国生,从容去,国殇民恸。 回首处,家山还远,高堂难奉! 一缕忠魂行去缓, 十万百姓沿江送。 谁堪比,荣辱一肩担,国为重。 芦沟血,宛平痛。 肥水烈,临沂勇! 凭军魂赤胆,阻敌狂纵。 身后几回燃战火, 碑前数度梅花冷。 看今日,有大好河山,英名共! 满江红 时光荏苒 中国已不再任人欺凌 沉睡的雄狮已然觉醒 这80年间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变的是 人民对和平的珍惜和热爱 因为我们知道 这一切来之不易 80载尘与土 时光穿越疮痍 同样也见证重生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