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哲学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话 “我选择,我承担,我自由。” 也就是说 愿意承担结果而做出选择的人 可以活得自由 即使这个结果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殊不知 鼓起勇气 经由一个决定而改写人生 是件多么骄傲的事 人生的秘密 不过在于把自己放到适合的位置 于有些人 可能是百老汇璀璨的聚光灯下 于另外一些 可能是书桌上一盏摇曳油灯的光影中 于她 就是当一辈子“最可爱的人” 她是位抗战老兵 也是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志愿军最高指挥官、 67军军长李湘的遗孀 几十年一路走来 她昂首挺胸 是一个肩挑教育子女和革命工作 坚强的顶天立地的女强人 用无悔的选择、坚强的肩膀 构建着“首都最美家庭” 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 安淑静194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历任唐山市建筑工程局党支书记、人事科长、唐山地委组织部科长、天津市第一毛纺厂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天津市政协党委、中纪委局级监察员,原地矿部纪检组领导成员等职。1987年离休,晚年还为革命的事情忙碌着。 为宣扬爱国主义,安淑静去机关、学校、工厂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这两年由于年岁渐高,很少外出,将精力主要集中在策划编辑出版《老兵风采》、《女兵风采》和《青年优秀将领李湘》等多部书籍,让奋战沙场的老兵重温热血岁月,激励年轻人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对党有利的事要大胆去做,对党不利的事则坚决不做。”几十年来,凭着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凭着爱人李湘英勇无畏精神的鼓励,安淑静为党和国家加倍工作,倾注了满腔心血。 政治上的高要求,生活上的低标准 离休后,安淑静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有定点的医院,有舒适的高干病房,但她有时身体不适,就近在小区附近的医院就诊,有时病房紧张,她就住在走廊。她常说自己是来治病的,又不是来享受的。 安淑静住在一套没有装修过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房间水泥地面上已出现长长短短的裂纹,屋里的摆设很简洁,沙发、组合柜、茶几等无一例外都是有年头的旧家具,墙上挂着家人旧照和友人的题字:“沧桑如歌女中俊杰,丹心一片晚霞芳琼。”是安淑静一生的真实写照。 热心公益,慷慨解囊 每当国家发生大的灾难,安淑静第一时间捐资捐物;家乡要修路建桥,她出谋划策,筹款捐资;家乡的孩子学习用品匮乏,她精心购置,悉数捐赠,并帮助乡亲们盖起了新校舍;她老家的村党支部没有活动场地,她腾出自家院落,免费提供使用。 那些年 2012年十八大期间,一群来京上访的老乡找到她,诉说各自的困惑与苦衷,安淑静耐心地安顿他们,运用自己在中纪委掌握的相关知识,将这群老乡劝回,并亲自给地方政府协调,解决他们的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不畅,安淑静拿出自己的离休费,为老乡订阅了相关的报纸,及时了解政策,学习法规,不仅让老乡们维护自身权益,也了解了政府各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乡亲们说,安淑静是他们在京的总顾问。 英雄的妻子,伟大的母亲 作为英雄的妻子,安淑静从25岁起便独自一个人与甜蜜的、痛苦的回忆相伴,只把自豪写在脸上,她对丈夫忠贞不二的爱是伟大的;作为一名母亲,安淑静独自一人既当母又做父,不仅用乳汁哺育了女儿,还领养了6名战争中的孤儿,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培养成人。孩子们都很争气,有在航母上的设计师、有在卫星发射基地的佼佼者,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贡献。 她对儿女专注慈祥的爱是伟大的,作为一个女人,安淑静用美丽的花季刻录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用坚韧、勤劳的大半生成就了特殊的大家庭,诠释了对爱情、青春、儿女、家庭、幸福等的独到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