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半年报陆续发布,上市公司们有人欢喜有人忧,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如何?又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腾讯“证券研究院”特约业内资深人士,推出“探秘A股半年报”系列,从多个角度深度剖析上市公司半年报。 腾讯“证券研究院”特约 姜伯静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新闻评论奖得主 在去年的时候,银行股一度成为大盘的拖累。 时过境迁,2017年上半年过后进入下半年,7月的大部分日子里,银行股反而成了推动大盘的主力。不但部分银行股创下10年来新高,而且工商银行还一度越过了过去10年的历史大顶,上证指数6124点以来的套牢盘已全部解套,可谓股市中的一件高兴事情。 2016年的时候,笔者曾经在《银行股业绩乏善可陈,不良贷款率忧大于喜》、《银行股为何拖累了大盘》等文章中对当时银行股的走向做过简单的剖析。当时,净利润、银行利息、不良贷款、个人房贷等因素,对银行股形成极大的牵制。而随着2017年半年报发布季的即将到来,我们发现,尽管大部分的半年报还得在8月后出炉,但是从目前已经发布的半年报、过去已经发布的第一季财报等方面看,银行股的未来依旧值得我们期待。不过,在一些好消息出现的同时,几个隐患依然存在。所以从未来看,银行股的未来可谓喜忧参半! 银行股未来喜忧参半的话,那么,是哪几个好消息和哪几个隐患同时存在着呢? 第一,先看好的一面,利润增速这个主要财务数据比去年同期有显著好转。 先看第一季度,根据银监会 《2017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为493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716亿元。 虽然大部分银行的半年报还未和公众见面,但机构的预测却比较乐观。比如,民生证券的研报预计,“(2017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为4.0%,较一季度增速提升。大行上半年预测增速为3.5%,与一季度相比增速提升更为明显。除此以外其他子版块净利润增速预计增速平稳,股份行与城商行增速分别为4.6%、9.9%。” 这个预测,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真的很是乐观。去年,比如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利润增速都是在3%以下的,他们2016年上半年净利增速分别是0.8%、0.8%、2.52%、1.25%、0.9%。 机构的预测如此,而已经公布半年报或者业绩预报的银行数据也符合这种趋势。比如招商银行,根据《招商银行2017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招商银行2017年上半年,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9.77%,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11.43。 而没有公布半年业绩的银行,看其第一季度的业绩,方向也不错。比如农业银行,根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87%;而去年同期,则是1.06%。再比如工商银行,其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1.37%,而去年同期的数据为0.59%。 第二,再看有喜有忧的一面,不良贷款率保持平稳,但风险继续存在。 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2亿元,2016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14939亿元,2016年末较上季末增加183亿元;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较上季末(1.76%)下降0.02个百分点;2016全年四个季度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5%、1.75%、1.76%、1.74%。基本稳定。 到了2017年,不良贷款率依然延续了2016年的稳定态势。根据银监会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为157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与2016年年末基本持平。有报道说比上季微降,可能是更加细化的比较结果。 而已经公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的招商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为1.71%,比第一季度末的1.76%降低不少。 这样看,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平稳,是个不错的信息。相信,在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后的影响下,银行不良贷款率还会有好转的迹象。 不过,尽管数据上看上去不错,却有另外的声音存在,这不得不让人担忧。 7月18日,中国东方资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称,“预期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仍有‘双升’压力,未来3~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将缓慢上升;企业骗贷行为将成为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制造业将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 这份报告的预料是否成真,需要时间来验证了。但是,这始终是个风险隐患。 第三,再看不可预知的一面,房地产调控、个人信贷收紧对银行业未来影响还未可知。 政策对房地产的调控影响,应该还没有具体体现在银行业绩上。所以,目前的业绩,或者说是今后的半年报,受政策调控影响不大。 但是,下半年的业绩,对此肯定会有所显现。 央行《2017 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有这样一份数据 :“2017年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 29.7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2%,增速比上季末低 1.9 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 3.0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 38.1%,比一季度占比低 2.3 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2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8%,增速比上季末低 4.9 个百分点。” 而在《2017 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这个数据则是这样的:“2017 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 28.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1%,增速比上年末低 0.9 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19.0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7%,增速比上年末低 1.1 个百分点。” 从上述两个数据的对比中,我们能看出贷款额度的变化。政策调控的威力,已经显现无遗。 而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政策不会轻易放松。当然,利率的提高可能会对银行业绩有所刺激,但是放贷额度的减少又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这个,很难预料。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尽管目前银行股在股市的表现不错,但是喜忧参半。而当银行股半年报全部出炉之后,其未来的表现依然会受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