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证券研究院”特约 滕飞 注册金融分析师CFA,中国光大银行投资经理 2017年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比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与上半年均值基本持平,制造业总体走势平稳。从分项看,生产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为52.8%,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之上。PMI是经济的景气指标,由于其及时性及前瞻性成为市场人士的重要参考指标。 制造业PMI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动能,对于工业增加值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如下图所示:PMI走势基本与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一致,且在某些时点具有一定的领先性,PMI的拐点要领先于工业增加值拐点。而工业增加值反映了经济的增长情况,虽然股市不完全与经济同步,但是中长期来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由于PMI的领先性,因而PMI与股市的相关性和同步性可能更高。
PMI与股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如下图所示,除了2014-2015年由于货币宽松导致的牛市外,整体走势基本一致,即使短期周期性的波动PMI也与股市高度一致。如2016年以来的股市上涨,其实与PMI走势高度一致,股市的企稳震荡向上的走势并非没有根据的,推动力就在于经济走好的预期。但是,PMI指数一般在月末最后一天公布,按照其与股市同步的关系,往往行情走完了才能看到PMI指数的变化。虽然偶尔有出现背离的情况,给予投资者判断市场走势的拐点,但是如果有个前瞻性指标判断PMI走势就更有助于判断市场方向。
作为周期性行业的龙头,煤炭钢铁是周期之母,其价格变化敏锐的反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前瞻性地反应了经济的增长动能。如图所示,除了季节性的时点因素,PMI和螺纹钢价格整体走势趋于一致,如2011年螺纹钢价格的下跌对应着PMI从53的高位回落到50以下;而2012年以后螺纹钢的持续下跌过程中,小周期波动与PMI指数基本一致,除了2014年2月-7月的PMI反弹与螺纹钢价格相背离,但事后证明PMI的反弹是昙花一现,随后PMI开始跟随螺纹钢的下跌走势回落。这一波螺纹钢反弹从2015年12月开始,而PMI见底在2016年2月,滞后2个多月,随后开始了迅速的反弹,最高达到51.7. 受供给侧改革持续的影响,加上对“地条钢”过剩产能的坚决清理,螺纹钢和煤炭仍在价格的上升周期中,意味着短期内PMI的指数不会走弱,也就意味着股市不会表现太差,至少没有系统性的风险。 目前最大的风险仍在于煤炭钢铁等周期股票见顶回落,但是由于周期股具有一定的领先性,等出现明显的回调时,再对股市采取策略也不晚,如3月底和4月份煤炭钢铁价格明显回调,但是股市在4月中旬之后才开始调整,给予充足的减仓时间。这种周期性的行业领先性较强,是较好的股市“晴雨表”,而背后的逻辑在于我国仍然是以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这些周期行业是经济的发动机,代表经济需求的强弱,因此其价格很好的预示未来的经济增长潜能,最后必然反映到股市的涨跌上来。 总结下来,价格传导的链条是:周期性行业增长→经济动能较强→PMI指数向好→股市增长,在我国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候,这种逻辑链条仍然是有效的。笔者预计,黑色系的上涨将随着后续投资增速的放缓而回落,经济增长短期内仍有一定的韧性,难以见到快速回落,更有可能是逐步的、渐进式的下降,而且下降幅度不会太大。但是,资产价格的变化幅度会更大,因此,如果这轮黑色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则后续的回落幅度也将更大。但是,股票市场由于前期的涨幅有限,因此下跌空间也不会太大,但是跟随黑色商品的调整是一定会发生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