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证券讯 据今日美国(USA Today)报道,十年前的一个星期三,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限制美国抵押贷款对冲基金的提款。2007年8月9日,资本主义信贷危机开始,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在一年之后倒闭,经济大萧条就此揭开序幕。 美林证券前交易员Alexis Stenfors说:“美国的次贷危机从2007年2月就已经开始了,比别国时间相对较早,但货币市场直到八月才浮现危机。”他的公司因汇市投资损失了4.5亿美元,他现在已经转做英国朴茨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的商科教授。 “我们当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这会蔓延到整个市场,无处不在。”Stenfors表示。 金融危机十年之后的变化 1. 世界各央行制定新规增加流动性 2008经济危机之际,世界各央行采取协调措施,拯救全球金融体系,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央行通过政府债券购买计划来降低利率、注资银行、购买不良资产等方式,为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流动性。 据Stenfors介绍,以前从未出现过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其他银行携手抵御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央行们的行动让人们出乎意料,人们没想到央行能够如此大规模地行事,而且还做了很多次,这完全改变了人们对这些银行机构的看法。 2. 各国政府加大银行的监管 危机以来,政府出台了许多金融法规。包括2010年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law),这项法案迫使银行坚持持有更多资本以避免潜在损失,限制投机交易,并要求贷款人区分资金的投资和消费用途,以限制其将资金用于风险交易的能力。如今,特朗普政府想要撤销《多德弗兰克法案》的限制。 在欧洲,政策制定者试图加强欧洲央行对银行的监管能力,使该地区的金融部门更具弹性。其中包括对贷款人应对未来经济危机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压力测试”和提高复杂衍生品的透明度。 欧洲金融市场协会全球调控专家Michael Lever称,美国当局先欧洲一步进行了“压力测试”、银行注资和解决不良贷款问题。修复这一方面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 3. 世界范围内超低利率盛行 2007年8月,美联储将信用卡、房屋信贷和其他消费贷款利率的基准利率定为5.25%。尽管自2015年12月以来四次加息,但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仍处在1%至1.25%之间。英国基准利率目前达到历史最低0.25%,远低于十年前的5.75%。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2007年为4%,如今为0。 这些超低利率不仅反映了经济衰退之后全球复苏步伐缓慢,也反映出尽管经济增长有所回升,但通货膨胀率仍持续走低。低利率能为有抵押贷款和其他债务的人群提供帮助,但对储户来说却十分痛苦。 经济前景终于有所改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周表示,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经济前景被看好。欧盟统计局负责对19个欧元区国家的进行统计。该机构预测今年欧元的年增长率将达2.1%,为十年来的最快速度。西班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失业人数已经下降到400万以下,为八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股连创历史新高。美国劳工部7月份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失业率为4.3%,为16年来的新低。世界各大央行的服务机构国际清算银行(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6月指出,目前全球经济的“短期预期是很长时间以来最好的”。 该报告还指出了可能威胁这些有所改善的前景的若干风险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上升、消费和投资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增加等。 经济恢复并不均衡。希腊依旧深陷债务泥潭,失业率达到25%左右。去年巴西遭受最严重经济衰退,经济下滑3.6%。Stenfors表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家庭的高额消费贷款令人担忧。 Stenfors说:“监管机构在政策上进行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中央银行们也参与了这些极端措施的实施,但经济形势却并不非常理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差强人意,但总体而言,以欧元区为例,过去几年的经济形势并不很理想。”(编译:慕尘 / 审校:朱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