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证券研究院”特约 汪杰 北京博睿达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6月中旬以来,以方大炭素为代表的矿产类股票开始一路走高,吹响周期股做多的战斗号角,资源类周期性股票开启新的一轮暴涨。目前,钢铁板块指数(880318)从前期底部5月11日的778.40点已经上涨至8月7日的最高点1072.74点,创下2年来新高,期间上涨幅度达到37.81%;同样,有色板块指数(880324)从前期底部6月2日的556.71点已经上涨至8月4日的最高点799.05点,涨幅超过40%,也创下2年来新高;矿物制品板块(880351)更是涨幅惊人,从6月2日的阶段性低点946.06点一路攀升至8月4日的最高点1664.05点,涨幅居然达到75.93%。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遥想10年前此时,以钢铁股为代表的资源周期性股票就与大盘蓝筹股票并驾齐驱,在2007年“530”大跌后,周期股接过小盘股、低价股的大旗,一波“二八”行情将沪指推向6124点的史上最高点。 资源类周期性股票保障的背后,是经济周期与产能周期的深刻调整。2010年以来,经过过去6年的经济衰退和长达54个月的通缩,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领域大量中小企业退出,行业龙头压缩淘汰过剩产能,市场自发的力量进行产能出清,2016年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政化去产能政策加速了国企占比高的行业的过剩产能出清。截止2016年底,煤炭、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触底,降幅逐渐缩窄;水泥、电解铝、石化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则触底回升。 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向好发展,环保限产措施的贯彻落实,资源类企业迎来久违的春天。一方面,随着供给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以及国企之间“做大做强,兼并重组”方案落地实施,环保核查的进一步强化,资源类周期性行业开始集中度大幅提高,竞争力大幅增强,行业利润率开始触底回升,相关上市公司开始迎来爆发良机。 今年以来,A股投资风格发生明显变化,“价值投资”的时代来临,“业绩为王”成为投资主线,在“强者恒强”的作用下,本年度业绩表现优良的资源类周期性上市公司股票大受投资者追捧,大量资金涌入推高价格成为最好注释。同时,今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在1月3日特朗普上台的前夕见顶103.830点后,便一直踉踉跄跄,不断向下调整,迄今尚未有见底迹象,在资产配置方面,大宗商品迎来绝好的加仓机会,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中的黑色、有色板块与股票市场中的资源类股票交相呼应,共同将资源周期类上市公司股价与大宗商品中有色、黑色板块价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上周五(8月4日),部分龙头股从盘中最高涨幅5%以上调整到收盘下跌5%,以方大炭素为代表的资源类周期股出现闪崩调整迹象,指标股的调整给板块带来一定指示作用;但是周一(8月7日),很快变收复失地,作为7月份涨幅最大的龙头股——方大碳素,依然在大幅震荡后收出阳线,大涨3.97%重新站上33元整数关口;同时,商品期货方面,螺纹主力合约1710、铁矿主力合约1801、热卷1810一度拉出涨停板,建材、煤炭等板块一度大涨超过3%。两者相互映衬,形成共振效应,带动股票与期货相关板块的轮番上涨。 可以看到,在目前主力做多的情况下,周期股热情依然存在,行业景气度保持向上趋势,在短暂阶段性调整后,仍然有机会再次上行。在股票中龙头股和大宗商品中旗舰板块尚未见顶之下,相关板块的个股还可以继续持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