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乐乎城市青年社区签约量突破1.5万间,新开业房间大约8000套,出租率达97.5%。这是乐乎刚刚出炉的最新数据,而这样的数据几乎每天都在快速增长。据初步预估,乐乎签约量年底将达到3万间。快速规模化是当下长租公寓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乐乎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日前,乐乎城市青年社区CEO、创始人罗意接受和讯专访,畅谈长租公寓当下的发展趋势并详解乐乎的轻资产化路线。 乐乎城市青年社区CEO、创始人罗意 资本向少数企业倾斜 政策鼓励和资本加持使得长租公寓成为2017年房地产市场的。 已经深耕长租公寓领域十年的乐乎城市青年社区,亦迎来爆发式增长。先是获得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随后在今年上半年,乐乎引入复星地产战略投资。同时,乐乎加速进驻上海(楼盘),目前上海两个门店均以开业。截止目前,乐乎已经进驻的城市包括北京(楼盘)、上海、成都、南京(楼盘)、深圳(楼盘)等核心城市。 长租公寓行业发展迅猛,据报道已有20余家长租公寓相关公司赢得了近35亿元的融资,且后续资本市场的投资或仍将继续。不过随着长租公寓的快速发展,融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据罗意介绍,相对于2015年和2016年的融资规模,2017年长租公寓的资本进入呈现退潮态势,且资本集中向少部分企业倾斜。不仅如此,投资方也发生改变,从针对初创企业的VC变成PE,尤其产业资本陆续进入,这从侧面反映了长租公寓的模式正在趋于稳定。 根据华兴资本的分析,长租公寓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酒店类、中介类、开发商类、创业类,四个类别各有优势,且都在急速扩张。以开发商为例,来自克尔瑞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排名前三十的房企中,已经有三分之一进入这个领域,万科、招商、远洋、阳光城(000671,股吧)等都已经进入长租公寓领域,石榴集团上半年刚刚推出熊猫公寓,下半年龙湖即将推出冠寓。 面对看似激烈的市场环境,罗意并不感到担心。他认为长租公寓的市场足够大,目前还不存在激烈竞争,如果说有竞争,在房源合作方面可能会涉及一些。但整体而言,更多模式和资源进入长租公寓,对这个行业会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会带来健康和积极的影响。 乐乎速度:3年30万间公寓 作为当下最具成长力的集中式品牌公寓,上半年,乐乎员工数量首次超过300人,且还在持续增长。让罗意颇为骄傲的是人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这得益于乐乎一直坚持的轻资产战略,用罗意的话说就是公寓行业的第三方服务商,为行业提供“托管运营服务”。 盈利难是长租公寓行业公开的秘密,投资回报周期长曾让很多企业深陷其中,因此乐乎自创业伊始就确定了轻资产战略。 不同于其他轻资产战略,乐乎的轻资产核心是运营效率,而非赚取租金差价。业主把整栋物业交给乐乎运营,乐乎进行产品设计并提供整套服务,租客将租金交给业主,业主再支付乐乎的运营费用,这就是乐乎模式。该模式的收入主要包括社区经营和租后增值服务,尤其是后者,未来会有更多盈利空间。 罗意认为,长租公寓行业目前的状况决定了企业品牌战略的突破点在于租后增值服务,也就是公寓居住生态圈的建设。因此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符合特定群体的社交圈、生态圈,是所有长租公寓企业的共同目标。目前乐乎内测版的APP呼啦圈已经上线,预计下半年会正式推出。 对于乐乎来说,租后增值服务目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金融服务,在收取租金的交易层面提供金融支持;其次是销售服务类,针对居住周边提定制化商品,比如很多租客喜欢乐乎的样板间软装,就可以定制同样的产品。 租后增值服务的第三个方面体现在生活服务类资源植入方面,以健身器材为例,乐乎为租客提供免费健身器材和场地,如果租客需要定制一套健身课程,可以付费购买;最后是广告营销价值,乐乎社区对接的是青年生活入口,这里有众多青年品牌的目标客群。 如今的乐乎已成为北京集中式公寓房间数最多的青年社区品牌,在北京的门店数量30余家,正在积极布局全国。在一次发布会上,罗意提到,乐乎开店扩张的速度可能还会加快,力争3年将管理房源数量扩张至30万间。 通过规模化发展,乐乎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完整的居住生活平台。 罗意把乐乎目前的状态比作“婴儿期”,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正要加速奔跑。规模化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储备,罗意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团队培养和品牌建设方面,面试已经成为他最重要的工作,说完这些,他又匆忙去见下一个面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