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天气 晴】 1.房企扎推跨界大健康 养老地产成为新噱头 近日,万达正式成立大健康集团引起外界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万科、绿地等大型房地产企业也在通过不同形式跨界大健康产业。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除万达集团外,万科、恒大、绿城等大型地产集团也已在大健康领域跑马圈地。 万达集团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今年4月份,万达集团宣布拟投资700亿元投资在成都兴建医疗产业园,打造一座世界级的医疗产业中心;7月份,万达集团宣布在昆明市投资500亿元,打造一个以医疗、健康为核心,兼具体育、养生、度假、商业、商务、居住等功能的世界级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园。据统计,万达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达到1440亿元。王健林还对外宣布:医疗产业将成为万达新的支柱产业。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房企涉足大健康产业,大部分指向的还是养老地产。“养老地产是朝阳行业。”一位房企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养老地产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适老型,方便老人居住,比如设置很多扶手等帮助措施;二是全托型,这种模式更高端,需要引进很先进的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等;三是在社区里面建设老年活动中心或医疗中心,方便老年人就近治疗”。 “但养老地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疗资源的获取。养老地产的核心不是地产,而是医疗资源。”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面对这一问题,企业也有“解决方案”:要么直接买买买,要么选择合作。不过,选择合作可能是大势所趋。——证券日报 2.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5% 8月11日,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部分银行将对首套房贷款利率进行上调,具体文件应该本周内能够下发。随后,也有个别银行的支行网点表示,个人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已经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15%。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第二季度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小幅上升,住房贷款增速放缓。二季度末,企业和个人贷款平均利率为5.67%,同比上升0.4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末上升0.14个百分点,比2016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住房贷款发放增速放缓,个人住房贷款6月末增速回落至30.8%,较年内最高点低6.0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持续月度同比少增,上半年增量为2.2万亿元,同比少增708亿元,增量占比下降至27.8%,较上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 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对于提高房贷利率援引专家的话称,除了顺应政府楼市调控政策风向以外,实体经济回暖、银行资金成本上涨也是重要的原因。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今年一季度实体经济回暖迹象明显,GDP增速较快,实体经济需求上升使得银行议价能力提高,未来银行把更多的资金配置到企业端将是明显的趋势。曾刚认为,政府对于楼市的调控目标之一是稳定预期。使房地产市场预期归于理性。目前来看,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发挥作用,过热预期将逐步得到调整。——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