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站点公告:
微信公众号dean_12343
北京信息网 首页 新闻资讯 旅游 国内游 查看内容

从蒙克到莫奈再到马蒂斯,从生平看艺术家的创作:阿尔贝蒂娜-中 ... ... ...

2017-8-15 16:09| 发布者: mikeshinoda| 查看: 283| 评论: 0

摘要: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中更多的空间已经改造成展厅,经常举办各种美术展览。我们来的这天赶上几个临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展。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中更多的空间已经改造成展厅,经常举办各种美术展览。 ...

[摘要]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中更多的空间已经改造成展厅,经常举办各种美术展览。我们来的这天赶上几个临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展。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中更多的空间已经改造成展厅,经常举办各种美术展览。我们来的这天赶上几个临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展。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是挪威著名象征主义画家,擅长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专注于生、死、爱等重大心理活动。这次展览的主题便是《爱情、死亡和孤独》。对蒙克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他最著名的画作《尖叫》(The Scream,亦有人翻译成《呐喊》),那幅画有多个版本,这里展出了创作于1895年的一个版画的版本。画中人物不知道看到了什么,用夸张的表情惊声尖叫,整个画面充满恐惧。事实上,他的很多画作都给人一种悲伤压抑的感觉,这可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蒙克5岁时死了母亲,14岁时他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去世,而他的一个妹妹很小就被诊断出有精神病。他爸爸是个军医,收入微薄。蒙克从小体弱多病,加上生活贫困,使他总觉得离死亡不远。

从蒙克到莫奈再到马蒂斯,从生平看艺术家的创作:阿尔贝蒂娜-中

看看他绘制的《圣母》,那是一种爱与痛交织在一起的感觉,头顶上是血色的光环,周围是游动的精子,左下方还装饰着一个胎儿的形象。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颓废之美。

从蒙克到莫奈再到马蒂斯,从生平看艺术家的创作:阿尔贝蒂娜-中

除了母亲和姐姐在他小时离世外,他的父亲和弟弟也先后在他青年时期病故。生病和死亡便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这一组《病中的孩子》,创作于1896-1897年,据说画的是他印象中的姐姐苏菲。

从蒙克到莫奈再到马蒂斯,从生平看艺术家的创作:阿尔贝蒂娜-中

这幅《病室里的死亡》更是被他反复绘制了很多版本。

从蒙克到莫奈再到马蒂斯,从生平看艺术家的创作:阿尔贝蒂娜-中

看了几个临展后,我们最终来到三楼的永久展览《从莫奈到毕加索》。顾名思义,这是一场现代艺术的盛宴,从法国的印象派、野兽派,到德国和俄罗斯的表现主义,奥地利的分离派,再到西班牙的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应有尽有。首先看到的是法国现代绘画的领军人物,印象派创始人之一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的作品。来之前我特意看过台湾学者蒋勋的《破解莫奈之美》,对这位大师的生平和作品略有了解。莫奈最早学习绘画的老师叫欧查(Jacques-Fran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4000798987

24小时服务热线
客服QQ:510255206同微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京信息网 ( 京ICP备14024126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3© 2001-2021 北京信息网 京ICP备14024126号-1 北京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