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知产法院判决了“益力多”和“养乐多”的权利人起诉“益菌多”的官司。 养乐多、益力多、益菌多是神马东东?小二想家里有孩子的爸爸妈妈应该很熟悉,这是一种乳酸菌饮料。 那么,常喝,就能分辨出来谁是谁吗?我们来做个小测试~ 上图三张,你知道你家孩子喝的是哪种吗?是1:养乐多;是2:益力多;还是3:益菌多? 又或者是,每次购买的时候,随手就拎起来一种,直接以为这三种乳酸菌饮料是一个厂家,不分你我? 之所以让大家做个小测试,是因为小二周末想买养乐多喝,结果一看都是五连排,都在长得差不多,问导购,一句“全都在这儿了,你自己找吧”让小二无语凝噎 ,结果索性不费事,不喝了。 大家都傻傻分不清的三种饮品,关系其实是这样的: 养乐多和益力多是一家的亲兄弟,同一个父母所生。只是哥哥益力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销售,弟弟养乐多在益力多销售地区以外的地区销售。 益菌多则是另外一家。 上海知产法院对“益力多”和“养乐多”的权利人起诉“益菌多”的二审判决结果是:维持一审。
事情是这样的: 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和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都是益力多本社在中国投资建立的公司。益力多本社享有养乐多和益力多单瓶容器和五连排扮装装潢的著作权和多个益力多的商标专用权。 而有一天,益力多本社发现浙江果然食品有限公司的“益菌多”和自己的“益力多”长得好像,活脱脱就是孪生姐妹,于是将浙江果然食品有限公司的“益菌多”告上法庭,原因是1:未经许可、擅自在其生产并由乐客玛公司销售的“益菌多”使用与“益力多”相近似的包装盒容器;2:使用与“益力多”注册商标近似的“益菌多”标识。 益力多本社请求法院判决浙江果然食品有限公司和乐客玛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宣传“益菌多”发酵味含乳饮品的行为,销毁库存及相关宣传资料和信息,召回尚未销售的全部“益菌多”发酵味含乳饮品及宣传资料并予以销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120万元。 一审法院审理以后,认为被控侵权产品与益力多本社主张权利的7个涉案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构成相同或类似商品。原因是:
此外呢,小二刚刚已经说了益力多本社享有养乐多和益力多单瓶容器和五连排扮装装潢的著作权,而果然公司“益菌多”的五连排包装装潢也采用了与“养乐多”产品相同的元素,包装装潢构成近似,构成不正当竞争。想想看,小二周末找不着的养乐多的原因不就是长得都一样,都是五连排吗? 本来果然公司还在挣扎,说自己“益菌多”商标是通用名称,但是一审认为:其在产品的单瓶容器及外包装上均显著标明了“益菌多”文字,该文字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商业标识作用,系作为商标使用,且其并非通用名称。 果然公司垂死挣扎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这次垂死挣扎是对一审不服,提出上诉。这就有了上海知产法院的第二次审判:维持一审。 那么,此事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教训呢? 对于蹭商标的企业: 1、对于故意蹭商标的企业: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莫侥幸,侥幸必被抓!不如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商标,建立自己的品牌,走自己的路,让其他品牌望尘莫及。 2、对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企业: 当年,滴滴打车当年将“嘀嘀”这两个字作为打车产品的名称,但是不知道已经有人在相应的商标类别申请注册了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以为自己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自顾自认为“这和商标有什么关系?”于是,自己的品牌先后遭遇赔偿巨额赔款、改名、负面新闻风波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样的错误意识本质是源于对知识产权认识的不到位。因此,在创业之前,解决对知识产权认识不足的问题。 解决方法:1、查阅相关法律、知识;2、直接找到类似权大师这种有商标局官方资质的、有商誉的知识产权企业进行深度咨询;3、找专业的、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人办理本公司的知识产权业务,提前布局。 对于有自己品牌,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 1、做好商标监控工作。 如果某一侵权行为不及时消除,侵权商标在长期的使用中可能成为与原商标共存的合法商标,这对商标权人来说非常麻烦。如果对已经存在的侵权行为不尽快消除,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侵权人效仿。商标专用权只有得到正确的使用和切实有效的保护,才能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参与竞争、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锐利武器。 因此,企业要做好随时对商标进行监控的工作,及时截杀对企业自身合法权益有影响的商标注册,避免企业收到损失,有效保护企业无形资产的发展与增值。比如,可以使用权大师业内首创的360实时商标监控系统,掌握超2700万商标数据,与商标局数据库实时同步。四种商标监控维度:全库监控、初审公告监控、代理机构监控、可续展监控。 企业可以进入监控列表查看商标的数据监控动态。权大师商标监控系统一旦发现与企业目标商标近似的商标有任何动态,都会第一时间给企业推送提醒。而且不仅可以监控企业自己的商标,也可以监控竞争对手的商标,及时了解竞争对手和企业所处行业的商标注册情况。 2、别等到公司壮大以后,才开始布局商标。 一般情况下,等到自己的公司壮大以后,投融资了,知名度打响了,消费者都知道自己公司的品牌了,会发现商标已经被抢注了。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刚刚宣布将ofo共享单车改名为ofo小黄车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在与共享单车相关的关键商品及服务类别上,“小黄车”商标就已被他人在先注册了。 如果自己企业商品或服务都很好,也已经投入大量的宣传费用了,消费者也认准了。这个时候准备注册商标了,发现商标已经被注册。要不拿钱买授权,要不拿钱买转让,要不拿钱从头再来。 3、提升对商标认识的深度,加大重视对商标注册的力度。 商标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商标与其他知识产权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虽然“内容”很重要,但消费者只能通过“形式”认知“内容”。创新的成果在市场上获得认可,体现其价值获取回报,就一定要注册商标,这样才能让消费者记住你的产品和服务,进而积累商誉,提高价值。 如果企业不注重商标注册,若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则不仅是企业要丧失商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且还会反过来被商标抢注者起诉商标侵权,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使企业苦心经营的品牌信誉和声誉受损。比如说Telsa成拓速乐,联想商标由“LEGEND”变成“Lenovo”,全聚德商标、大宝商标、长虹商标、老干妈商标等等也都经历过别抢注。 对于消费者: 认准品牌,看清楚包装,别买了蹭商标的商品给自己家的孩子,有蹭商标之嫌的都不是自信的品牌,可能会出问题。(转发给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