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算命摊摆进校园 谁给的准入证? 记者调查发现,在清华大学华业大厦,有一个用手机号码预测命运、通过“起盘”算卦化解灾祸的易经培训班。培训班“导师”自称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及一些社会机构的“导师”、“顾问”身份。但该培训班不仅涉嫌“导师”身份造假,还有骗取高额学费等嫌疑。目前,清华已收回教室,并表示要追求相关人员法律责任。(据12月28日《新京报》) 从教育机构与学员的关系来看,该培训班打着易经的幌子搞封建迷信,并披上科学的外衣、借助高等学府,增添了其迷惑性,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上当受骗。这就是一种利用虚假信息宣传,涉嫌非法获利的行为。针对此类欺诈行为,学员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法保护自身的权益。针对其不法经营行为,工商部门也应该介入调查,责令其整改并予以惩罚。 从教育机构与清华、北大的关系来看,培训班假借名校招牌,显然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这已涉及侵权。除了声明撇清关系、收回教室,校方还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校舍作为高校内部的实体资产,校方应加强对其使用者的资质审核,并对使用情况做充分了解。无论此事件中“易经班”的主办者是否涉及从他人手中转包校舍一事,清华都应该从管理上杜绝“算命摊”进入校园,防范资源被他人侵占,更避免自家的名号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非法的勾当。刘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