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7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255亿,新增社融1.2万亿,M2同比降至9.2%。我们认为: 内容摘要 Summary 1)中长期贷款保持稳定,显示表内融资需求不弱; 2)金融VS经济:谁更可靠? 3)结构来看:债券直接融资回暖,非标融资继续“表内化”; 4)M2增速历史新低,财政存款上升是主因。 深度分析 Evidence & Analysis 中长期贷款保持稳定,显示表内融资需求不弱 7月人民币贷款新增8255亿,与预期持平,较去年同期的4636亿大幅改善,其中居民贷款增长5616亿,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长3535亿。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长4332亿,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514亿,考虑到7月企业债券直接融资也回升较快,指向融资需求不弱。 ![]() 但不弱的金融数据也显示7月经济的下滑可能并不像经济数据反映的那么剧烈。正如我们在昨日《“心周期”:起起落落的折腾》报告中指出的,今年季末季初数据波动放大,“烫平”6、7月数据来看或许更为客观。 结构来看: 债券直接融资回暖,非标融资继续“表内化”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2万亿,高于市场预期的1.0万亿,其中债券直接融资继续修复,从6月的-169亿上升至2840亿。企业债券融资的修复可能主要受到6月以来债券市场流动性预期改善、债券价格持续回升的影响。在金融监管趋于稳定之后,企业债券融资也逐渐恢复正常。7月非标资产减少下降857亿,其中承兑汇票减少2039亿;信托贷款增长1232亿,较前月少增1249亿;委托贷款增长163亿。由于信托贷款相对规范且不在MPA考核范畴,受到金融监管的影响相对较校 ![]() ![]() 在2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央行对M2增速的下行进行了解释,并认为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M2数据对于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指示作用或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