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站点公告:
微信公众号dean_12343
北京信息网 首页 新闻资讯 科技 科学 查看内容

中科大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界局部存在“糊状层”

2017-8-8 16:03| 发布者: kwbkwb123| 查看: 810| 评论: 0

摘要:   新华社合肥8月5日电(记者徐海涛)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温联星教授研究组,利用地震观测资料首次发现地球内核边界在局部区域存在“糊状层”。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论文链 ...

  新华社合肥8月5日电(记者徐海涛)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温联星教授研究组,利用地震观测资料首次发现地球内核边界在局部区域存在“糊状层”。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论文链接)日前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成果,该研究组博士生田冬冬为论文第一作者。

  磁场来自于地核,了解地球内核的凝固状态是理解地球磁场起源的关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科学家就预言地球内核边界附近可能包含三个区域:以纯液态形式存在的地球外核,以纯固态形式存在的地球内核和以固液态共存形式存在的中间区域——糊状层。糊状层的存在对理解地球内核的凝固过程具有揭示性意义,但科学界一直没有任何观测证据。

  近期,温联星教授研究组通过分析日本高感度地震台网Hi-net记录到的从地球内核边界反射的地震波的走时和波形,发现在鄂霍次克海西南部下方的地球内核边界存在一个厚度约为4到8公里的糊状层,而与该区域临近的其它地球内核边界则呈现出尖锐的界面,并无糊状层存在。

  该研究结果为内核边界糊状层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还表明糊状层仅存在于地球内核局部区域。研究结果显示,地磁场驱动力随区域变化,地球外核成分接近铁和轻元素的共晶组成物的成分,因而在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无糊状层的尖锐内核界面;而在局部地区,地球外核偏离铁和轻元素的共晶组成物的成分,形成了局部糊状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4000798987

24小时服务热线
客服QQ:510255206同微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京信息网 ( 京ICP备14024126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3© 2001-2022 北京信息网 京ICP备1402412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3010201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