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探索性项目,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搭建指南,具体系统架构图如下所示: 
方案简介: 使用 Home Assistant、HomeBridge 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 使用 Amazon Echo 作为语音输入工具(当前仅支持英语) 使用 iPhone 的“家庭”应用作为控制工具 可以使用任何的设备连接 Home Assistant 服务来控制应用
智能家居简介当前,我们谈论智能家居的时候,我们实现上是在讨论:家庭自动化。引自维基百科,对于智能家居的介绍1: Home automation or smart home (also known as domotics) is building automation for the home.
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 AI 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这一点(智能化)在最近几年里,应该会发生一些剧烈的变化。而无论如何,我可不太希望我要被机器催着起床。 开始实战之前,让我们先关注于当前智能家居的几个关键点: 设备。这些设备要么使用 WiFi,要么要使用蓝牙,方便使用手机连接上这些设备。依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以 WiFi 为主,在手机上配置完后,可以轻松地实现远程控制。与此同时,他们在与手机通讯的时候,会使用一些自定义的通讯规则,并且似乎很容易被破解(参见仿真器一节)。如 Philips Hue 智能灯、Wemo 开关等等,他们都已经可以被仿真,并作为 Homekit 组件使用。 自动化。自动化是指你可以定时也开关某个特定的设备,闹钟一响,便打开灯诸如此类的。 场景(规则)。与自动化稍微区别的是,场景是某个特定场合下,对一系列设备的操作,如早起,便开灯、打开窗帘,离开家,则锁门、关闭一系列用电器、开启防盗功能等等。 中心网关。当我们所使用的一系列设备拥有 WiFi 功能时,装有各种软件的手机便相当于控制中枢。而这样的设计本身是不合理的,你要在手机上安装一系列的应用。这个时候,便需要一个额外的软件作为中心,来接入这些设备,而手机上也不需要多余的额外软件。如 HomeKit、Home Assistant 就是这样的例子。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用户,我们只需要关注便利的生活。作为一个极客,我们则关注于如何改造成需要的功能。 智能音箱学术上有个概念是“传声器阵列”,主要由一定数目的声学传感器组成,用来对声场的空间特性进行采样并处理的系统。
如下图所示 Amazon Echo 的电路板: 
其及对应的麦克风的位置: 
其所要主要解决远距离语音识别的问题,以保证真实场景下的语音识别率。而这些设备的主要原理,都是将语音信号发送到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识别,并匹配到对应的指令上。 Amazon Echo实验表明 AWS 的服务并不是那么可靠的~~,经常出现:Your Echo dot is not connected 自定义组件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