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美国膳食指南》中取消了1977年膳食指南中建议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每日不超过300毫克的限制”,难道说40年来,大家都吃错了吗?胆固醇究竟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鸡蛋吃多了胆固醇就会高吗?只吃素是不是就不会有高胆固醇呢?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要知道这些被大家认为是祸祸的胆固醇来自哪里。 饮食?当然是有。但是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吃的胆固醇多,自身就分泌合成,吃的少,就合成多,总胆固醇水平跟自身分泌条件机制有关,跟食物摄入关系不太大。胆固醇是人体内可以通过其他物质合成的类脂,并非一定要借助食物中的胆固醇摄入。比如每公斤体重,每日在血液中可产生12~13mg的胆固醇,而经膳食摄入的胆固醇往往仅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3~1/7。
胆固醇的好坏之分 胆固醇本身没有好坏,但是它在血液中和不同的运输工具结合,就会有不同的去向,不同的结果。 【 低密度脂蛋白 】 当胆固醇结合低密度脂蛋白之后,更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形成粥样斑块,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这就是医生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坏胆固醇」的原因,其实胆固醇没有错,错在搭错了车。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伟伟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其中控制胆固醇是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举措。他介绍说,在血脂中,尤其要重视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又被称为“坏胆固醇”,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堵塞血管。更为危险的情况是,一旦斑块破裂或脱落,如果在短时间堵塞血管,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急性心梗或脑中风。 【 高密度脂蛋白 】 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血管里的胆固醇,不让它们沉积在血管上,而是运回肝脏进行处理、代谢。防止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搭了「好车」的胆固醇,医生们叫「好胆固醇」。 也就是说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是真的元凶。而《美国膳食指南》之所以取消对胆固醇的限制,原因就在于饮食中的胆固醇并不会影响到血液中的胆固醇。 既然不会影响,是不是就可以放开吃? 当然不是! 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人,并占据中国居民死因构成的首位。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病总死亡人数仍在快速上升。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态势。北京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赵冬教授指出,循证医学表明,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不可分,血脂异常是导致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 同样,在膳食指南依然限制的饱和脂肪酸的量。这是为什么?在食物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算往往是共存的。 而且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限制胆固醇,导致饱和脂肪摄入超标,饱和脂肪酸又会影响胆固醇代谢,可能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控制造成困难。血压高、血脂也高的话,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是雪上加霜。所以,低盐低脂饮食,依然要坚持。 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胆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随着食物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还要下降,200mg大约相当于1个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或3-4个鸡蛋的胆固醇吸收量。所以,真的也不用担心每天吃鸡蛋就会胆固醇过高~ 这些食物带走胆固醇 1、燕麦 能有效带走身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而且脂肪含量极低,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2、桃驳梨 除了桃驳梨之外,其实很多水果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纤维,例如橙、香蕉及西柚等,都是上佳降低过高胆固醇的食物。 3、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而且甘甜爽口,又含有相当高的维他命A。 4、豆浆 与豆腐一样,含有丰富的黄豆蛋白,能带走多余的胆固醇。 此外,运动可以使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将血液中的胆固醇带回肝脏内代谢掉。而另一方面,使得胆固醇增加的“坏的”低密度脂蛋白不会变多。
陈伟伟教授特别指出,健康人群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评估患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他认为,对于冠心病、中风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高危患者来说,若不持续有效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动脉斑块会持续增大,呈现为一种非常容易破裂的易损斑块,在生气、便秘等因素促发下,发生心梗等事件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随着胆固醇的增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通过使用他汀类的降脂药物,对于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冠心病预防的重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胆固醇管理2016)”项目在京启动。 据悉,为了让公众更近距离地接触胆固醇管理的科学知识和成熟经验,“胆固醇管理教育示范社区试点”活动, 2016年将在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武汉、南京、杭州、长沙等重点城市陆续开展多形式的疾病教育活动。 中华预防医学会孔灵芝副会长将2016年项目亮点归纳为“一、十、百、千、万、亿”,即“一部胆固醇管理主题公益广告片、十个城市联动、百幅血脂管理科普图片征集、千人心脏年龄检测、万人共同倡议、亿人媒体覆盖”,面向医务工作者展开的科普作品大赛也将正式拉开帷幕。 本文整理自民生周刊、健康时报、健康报、心之家、神经外科王晓峰、茄子营养师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妞的微信公号“健康头条号”(jktoutiaohao) ———————————————————微信号:jktoutiaohao→长按可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