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夏至(农历五月十七),我们居住的北半球即将迎来全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前,阳长阴消,夏至之后,阴长阳消。说人话就是,白天又开始慢慢变短,夜晚变长。而且气温也会蹭蹭往上涨,在帝都的头条妞已经感受到热浪来袭~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吃面?大热天吃什么面,当然是过水面,面条用凉水一过,俗称过水面,吃得是个顺溜儿。过水凉面,在古代叫做“冷淘”。什么时候开始吃的?这我还真说不准。唐朝的时候,面条儿还不叫面,而是叫饼。大夏天的,皇上总不能举着块冰凉的烙饼或是烧饼消暑纳凉吧?所以避暑的凉面也就应运而生了。 说到吃凉面,头条妞没次吃都会肚子难受,特别是夏天。夏至期间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是肠胃疾病的高发期。夏季肠胃疾病高发,一些不当的消暑方式是主要原因。 吃烧烤喝冰啤,痛快之后胃肠遭殃 正值欧冠打得火热,啤酒+烧烤+球赛,简直美上天~可是你的肠胃受得了吗? 每到夏季,街边的露天烧烤大排档就多了起来,冰镇饮料或啤酒虽然冰凉爽口,喝着痛快,但大量进入胃肠道后,不仅会导致胃肠道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还会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引发腹痛、腹泻。 冷刺激还会干扰胃肠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免疫力下降。因此,即使是夏季也要少吃冷食,特别是冷饮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喝得太多,也不宜喝得太快,有慢性胃肠疾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喝冷饮。肉串一定要熟透。另外,就餐时适当吃点生大蒜。 放冰箱的食物,隔天还能吃? 一些人习惯把吃不完的食物都放在冰箱里,又不定期清洁冰箱。殊不知,冰箱不是保险箱,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取出食物即食用,细菌就会入侵胃肠引发“冰箱性胃肠炎”。因此,冰箱中冷藏菜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取出食用时一定要高温加热。 夏天人们大都喜食凉拌菜,有的人喜欢将拌好的凉菜放入冰箱冷藏后再吃,这样凉菜会沾染上细菌,会刺激胃肠道,不利于健康。最好还是现吃现做。还有的家庭喜欢洗上一大盘水果放入冰箱,以便食用时清凉可口。其实洗后的水果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也会滋生细菌,有可能造成胃肠道疾病。因此,水果也最好随洗随吃,洗后放置两小时以上再食用时,应再次清洗。 在夏季高温天气里,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饮食结构失衡常常会导致人体抵抗力整体下降,加上睡眠不足、应酬过多等原因,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减弱,胃肠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口味以清淡为主。为了增加食欲,有助消化,不妨适量吃点陈醋、蒜泥和酸奶。 《黄帝内经》中记载夏至一阴生,夏至到处暑属于长夏,长夏对应五脏中的脾,脾主湿,从夏至后阴气渐长,在自然界的表现是降雨量增加、空气湿度变大,在人体的表现是体内湿气渐生,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好这一阶段的健康养生呢? “晚睡”早起,中午最好补个觉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固阳养阴,一个很好的做法是晚睡早起,中午补觉。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熬夜,只是适当晚睡而已。 关于睡午觉,你曾经的状态可能是这样的~ 但是,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午睡醒后,还可以活动活动洗洗脸,一下午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运动不宜大汗,提倡每天温水洗澡 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最好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夏季锻炼最好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项目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如果运动过激,会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 运动之后,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盐水汤,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饮食清淡,宜适量“吃苦” 夏天炎热,人体出汗多,水分和矿物质流失大,因此应注意膳食营养摄入均衡。只要不偏食、不挑食,注意好饮食中荤素、粗精的搭配,就能全面均衡地摄入营养。可以多吃瓜果类应季蔬菜,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会比较好。 与此同时,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等疾病。这段时间还可多吃苦瓜、香菜。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能清热泻火,但体质虚弱者不宜食用。 本文整理自精诚中医秦绍林博士、昂生家庭健康小卫士、京城文人、家庭医生在线、人民网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妞的微信公号“健康头条号”(jktoutiaohao) ———————————————————微信号:jktoutiaohao→长按可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