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应该是到处玩耍,享受美好童年的年纪,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女孩,却让人心碎,她叫做Jessica Whelan,在2015年9月被诊断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四期,四岁的她每天都要和病魔做着斗争。 Jessica的父亲Andy Whelan,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张女儿接受化疗时的照片,“这就是癌症的真面目”,很快这张照片就引起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 2015年之前,Jessica还是个健康可爱的孩子,过着和所有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直到2015年9月,Jessica的肩膀和手臂疼痛,爸妈带着他去医院检查。 没想到,检查的结果,让他们整个家陷入黑暗,4岁的Jessica的患了成神经细胞瘤。 在Jessica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各种化疗,药物轮番向他袭来。 一下子,她失去了正常生活,失去了美美的长发,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尽管如此,她的病情还是没有任何好转,肿瘤并没有缩小,她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因为配合治疗,几个月后病情似乎开始好转,于是Jessica想要回家,想要和自己的弟弟一起玩耍,Andy说有一天Jessica在家里看电视,当电视里出现了病人的镜头,Jessica转过头对他们说“我不想死”! 这句话让Andy很伤心,自己的女儿实在太可怜了,但接下来医生的话让Andy更是感到了绝望,医生表示所有的药物治疗都已经结束了,但是Jessica的病情仍在恶化,于是在今年8月的时候,Jessica开始了放射治疗。 尽管他们尝试了各种治疗办法,但是最后却无奈只能接受一个现实:医生已经没有办法拯救Jessica。 接下来就是一段跟病痛赛跑的路程,为了让女儿能别那么痛苦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父母每天需要给她服用各种止痛片、镇定剂。 然而,即便在药物的帮助下,Jessica的痛苦依然难以消除。爸妈只能轻轻的把手放在她身上,摸摸她的头,亲亲她惨白的嘴唇,稍微一用力,她就会痛到尖叫。 一家人在痛苦和无奈中,陪着Jessica走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 上周日晚上,止痛药神奇般的发挥了绝佳的效果。Jessica爸爸也终于有机会能抱一抱自己的女儿,跟往常一样安慰她说:宝贝,闭上眼睡觉吧,没事的。 然而,这一次,Jessica再也没有醒来。 也许有人会不理解Jessica爸爸为什么要分享这样一张照片。 对此,他表示:“人们看到的癌症儿童的照片似乎都是微笑,身边围绕着礼物,明星…然而,这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我希望用这张照片能让人们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让更多人能参与到癌症的研究中,让这样的痛苦不要再发生在别人身上。” 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肿瘤是好发于年长者的老年病,其实不然,肿瘤也会发生在儿童上。而儿童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预后不同于成人肿瘤。
头条妞清楚的记得,今年2月份,有中国“小鸟叔”之称的童星全敏宇因患脑瘤,2月9日零时离开人世,年仅12岁。 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第二大死因。 而一直折磨Jessica的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是一种儿童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 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仅次于意外伤害,高居第二位。 据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透露,仅北京市,7岁以上的儿童死因中,恶性肿瘤已排到了第一位。 但中国儿童肿瘤一直被忽视,由于认知不足、误诊、缺乏早期筛查机制和医保覆盖,患儿治疗的时间窗总是被错过,部分病种的误诊率甚至高达50%。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但是根据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显示,每3分钟就有1名儿童死于癌症。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除意外创伤外,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对于儿童“癌症”您知多少呢?
1、遗传的缺陷 儿童肿瘤大多是起源于不成熟的中胚层/间叶组织细胞,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儿童肿瘤发病年龄往往较早。 像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这些都是以母细胞瘤命名的,在3~4岁左右最容易发病;小儿白血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以2~5岁最多见;对于10~14岁这个年龄段,骨肉瘤与淋巴瘤发病率较高。此外,辐射及病毒感染也会导致胎儿遗传缺陷,儿童因此易患肿瘤。 2、化学物质致癌 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过多的化学物质如石油、染料、苯及甲醛等会使胎儿发育受损或致癌。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婴幼儿及青少年,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会导致遗传物质受损及细胞生化代谢的改变,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3、物理性致癌因素 主要是电离辐射,包括γ射线、X射线及紫外线的辐射。 有研究机构发现,对于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反复接受过X线照射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率相比未接受过X线照射的儿童要高。 4、不健康的饮食 近几年报道的儿童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而导致癌症的越来越多,当下社会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对孩子的宠爱首先表现在饮食上。 给孩子高蛋白的膳食,放任他们吃零食,对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视而不见。摄入过多的高蛋白尤其是腌制的肉食,会致使体内的亚硝酸盐等过高,而亚硝酸盐是重要的致癌物质。 零食中的铅、汞等重金属及饮料中的添加剂对儿童娇嫩的身体也是致命的。 虽然肿瘤很凶险,但如果早期治疗,儿童肿瘤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比成人肿瘤好,其总体治愈率能达到70%以上。
孩子出生前,准爸妈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 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感染,不要乱用抗生素,避免接触放射线。 对于肿瘤的发现,父母可以从儿童一些反常行为上提高警觉。 一是看,注意观察孩子活动能力的变化,比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二是摸,平时给孩子洗澡,多摸一摸孩子身上是否有肿块,特别是腹部、体形是否有变化,有无不正常的肿块出现。 三是听,重视孩子的主诉,不会说话的幼儿因为病变会哭得特别厉害,或者特别没有精神;会说话的儿童会告诉家长哪里不舒服,而家长对孩子说的头疼、肚子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孩子长大过程中,家长平时要多观察孩子,定期给孩子检查体,注意恶性肿瘤的一些早期征兆:神经母细胞瘤发病初期比较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腹痛等。 如孩子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淋巴结肿大,突然生长变慢或是消瘦、精神不好、或者长期持续性或间歇性的某一部位疼痛、洗澡时发现腹部、四肢有包块等(尤其是不明来源的包块,一定要引起警惕,那种不痛不痒、生长迅速的肿块往往最危险),家长一定要时去医院进行血常规和腹部B超的检查,以免错过最佳的疾病治疗时机。
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多来源于母亲怀孕时的胚胎细胞,大多发生于5岁以前。 有些肿瘤发生于青春前期,如骨肉瘤、甲状腺癌等。 儿童癌症发病是有规律可循的,3岁左右是各种母细胞瘤的发病高峰。6岁后,儿童进入相对安全期。12至14岁则是骨肉瘤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高峰期。 针对儿童肿瘤的发病规律,新妈妈们可以在孩子出生后1年内以及孩子3岁左右,分别带孩子做一次B超。
专家表示,由于儿童生长发育期间不断变化的生理特征,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儿童肿瘤的诊治较成人肿瘤更为强调综合治疗。 一旦孩子确诊为恶性肿瘤,家长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专科医院来治疗。 除去与成年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策略不同外,儿童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也大大高于成人。经过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超过70%的儿童肿瘤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能否治愈的关键,除了取决于肿瘤自身特性外,更重要的是患儿能否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经过规范治疗的患儿可以获得很长的无瘤生存期,长大后能和同龄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愿天堂没有病痛,愿Jessica的家人能够早日走出悲痛,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愉快的童年。 相信通过家长与医生的共同努力,儿童肿瘤一定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给予稚嫩的“花朵”更周全的爱。 本文综合整理自光明网、人民网等 想看更多的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头条健康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头条号(jktoutiao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