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雾霾预警来得太突然, 今天又眼看着天空一点点从 变成 头条妞的朋友圈瞬间炸掉,大家的反应是 这样的 ![]() 雾霾来袭,为保护公众健康,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以下几点健康提示:1、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 2、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户外活动可适当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3、请勿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 4、外出回家后建议及时洗脸、漱口、洗口鼻,脱掉外衣,减少污染; 5、雾霾期间应尽量关闭好自家窗户,尽量减少室内活动,特别是减少烹饪、吸烟等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活动; 6、烹饪时保持厨房门关闭,开启抽油烟机;尽量避免煎、炸食品,清淡饮食,多喝水;烹饪结束后继续开启抽油烟机5分钟以上; 7、家中有空气净化器的,在雾霾期间应开启,有利于减少室内有害颗粒物的浓度,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8、当室外大气中的雾霾消失后再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尽快散出,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9、号召大家主动参与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尽量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降低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 10、目前正处于我市流感高发期,建议有基础病的敏感人群,应少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随时增减衣物,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此外,头条问答中关于雾霾的话题也是极热,大家纷纷针对雾霾红色预警到底有多严重,重污染天如何安全防范,防霾口罩到底咋戴等等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下面头条妞就挑选了头条问答中一些典型的问题和优质回答来和大家分享,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回答! 头条问: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边省市将出现一次重度至严重污染过程,北京市将于今晚8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红色预警到底有多严重?怎么做好全方位防范措施? 1.三甲医院网 霾预警信号 《北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指南》修订工作完成。2013年5月9日,北京市气象局发布消息,新版本修订了四种气象预警信号,分别是霾、沙尘、台风和道路结冰。同时,为了让这些预警信号更加通俗易懂,所有等级的预警信号都增加了预报用语;防御指南部分也更加细化,在遇到气象灾害时,针对政府机关、学生、司机、行人等不同人群,给出了具体的防御措施。 霾的预警信号原来只分为黄色和橙色两种,新版本在原来的预警基础上,增加了红色预警,预报的等级用语分别对应为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即霾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黄色、橙色和红色。 ![]() 此外,PM2.5也被引入,作为预警指标之一。在原标准中,只使用了能见度和空气湿度作为划分霾等级的指标。但在实际中,大气成分指标不仅表示了空气浑浊程度,同时也对大气能见度有较为直接的影响。考虑到大气成分的影响以及大气成分观测不断加强,从突出服务效果的角度,新引入了PM2.5作为预警标准条件之一。(节选部分) 2.放射科杨大夫 1.配合政策要求,该不开车不开车。2.带N95口罩。3.勿长时间在外逗留。4.进到室内摘了口罩后,洗脸。5.室内用空气净化器,但要注意每天至少室内通风一次。通完风赶紧加大空气净化器功率。6.勿吸烟了,尤其是在厕所。 3.北晚微健康 先说出门,要戴口罩。再说回家,要洗脸洗手最好洗头发。室内开净化器,别开窗(净化器的滤芯是不是该换了,记得检查)。家里做好菜后记得还要再开5分钟的油烟机。 在北京的同学,你们很不幸:现在也是流感的高发季,上周的流感发病率已经比上上周暴涨了75%。因此,室内还要注意防流感。雾霾一来,室外活动减少,大家都拥到室内,室内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咳咳,还是回家更安全。 雾霾伤肺,其实雾霾更伤心,因此,心脑血管病、老慢支这类患者,少出门,家里歇着。孩子也要少出门。另外,特别提醒一句,去年雾霾期间朋友家里在窗外晾了衣服,拿回到室内一股烧焦的胶皮味。晒衣服的、晒被子的,这两天也歇歇吧,否则就是引霾入室啊。 头条问明天晚上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估计很多市民都开始把口罩拿出来,但是面对五花八门的选择,到底哪种口罩更靠谱呢?口罩到底应该咋戴? 1.生命时报 防霾口罩,身边不少人戴错了 如果说雾霾治理并不能“立竿见影”,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最先做好个人防护,这是对抗雾霾伤害最实际的方式。生活中,不少人对选用防霾口罩还存在误区。周荣斌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大家应该从选购、佩戴到清洗三点来重视口罩的使用。 该戴的时候不戴 流感高发季、雾霾天、沙尘天、生病及去医院看病时,都应该戴上口罩。在冬天,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出门最好戴上口罩。 偏爱彩色口罩 时尚彩色口罩大多采用的是化纤面料,透气性较差,还有化学刺激气味,容易对呼吸道造成伤害,而合格的口罩用纱布和无纺布做成。专家特别提醒,时尚口罩生产企业专业性不如医用口罩生产企业那么高,其拦截病菌能力最差。建议大家选购时参考“防护指数排行榜”:N95等医用安全系数较高的口罩>医用一次性口罩>白色纯棉口罩>带有图案的时尚口罩。 戴完乱放 周荣斌表示,用完乱放,不及时清洗都很不科学。口罩戴了4—6小时后就会聚集很多病菌。戴完后应先将口罩折叠好,折叠时将贴近口鼻的那面叠在里面,再将口罩放进干净袋子里,最后再放入包里或者口袋里。口罩每天都要洗,放在阳光下晾晒,搭在暖气片上也会滋生细菌。 佩戴时间过长 口罩滤除悬浮颗粒效率越高,呼吸越费力气,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如果要戴N95医用口罩,时间不宜过长,老人、有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应该注意,一旦感到不舒服,就要尽快摘下来。 另外,张金良还提醒,口罩对空气的阻隔也很大,我们呼出的气体会反复进入呼吸道,对健康也有影响,戴半小时就要摘下来换换气。为了保证口罩的防护作用,佩戴时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每两天换一次。(生命时报记者 江大红 赵明月) 2.北京市疾控中心 口罩的主要分类和标准 市场上的口罩主要分工业用、医用和民用。工业用口罩执行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医用防护口罩执行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 11月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口罩新规”)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做了明确规定。 根据标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情况。A级对应“严重污染”,在PM2.5浓度达500微克每立方米时使用;D级对应“中度及以下污染”,适用于PM2.5浓度小于等于150微克每立方米的情况。 口罩的选择方法 口罩使用遵照其使用说明进行,佩戴时必须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如哮喘肺气肿)、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和皮肤敏感者不建议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室外活动;骑行或运动时不宜戴过级别过高的口罩,以防造成呼吸不畅。 口罩的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规渠道购买;根据不同的空气污染程度选择相对应防护级别效果的口罩;初次选用口罩时,需参照产品使用说明试戴,购买与面部具有良好贴合性的产品;佩戴过程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停止佩戴该口罩;一般来讲,长时间佩戴高呼吸阻力的口罩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不建议消费者长时间、超等级佩戴防护型口罩。 想看更多的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头条健康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头条号(jktoutiao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