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还是营养好的白肉,味道鲜美。 所以一直在国人的餐桌上占有重要地位。 但做鱼的时候都知道,当我们用剖开鱼肚子,就会看到内脏和腹腔, 而在腹腔上,往往还有一层黑色的膜。就是这个↓ 有人说这层黑膜是鱼腹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汇集层, 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浓的部位,含有大量的类脂质、溶菌酶等物质,千万不能吃,吃了会有害健康。 这是真的吗?鱼肚子里的黑色膜衣到底的什么?真的有害健康吗? 其实真相是鱼肚子内膜的颜色是由鱼体内黑色素含量决定的, 仅凭黑膜的颜色就认为是有毒污染物的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黑色膜衣,其实是保护膜其实,这层黑膜学名其实是腹膜脏层,也有叫内膜脏层,它存在于鱼腹壁和内脏之间。 有人认为这层膜有过滤污染物的作用,“很毒”。 如果你真的这样以为,那就太以貌取“鱼”了。其实,“过滤毒物”并不是这层膜的主要功能。 腹膜能够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具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 它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所以,这层膜其实是起到润滑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而且,不光是鱼有,很多高等脊椎动物腹腔中都有这么一层黏膜, 连我们人的肚子内也有这样一层膜,主要作用也是保护内部器脏和润滑作用。 黑色不一定代表污染严重实际上,仅凭内膜颜色的深浅来判断鱼受污染程度是错误的。 其实,鱼肚子内膜的颜色是由鱼体内黑色素含量决定的,仅凭黑膜的颜色就认为是有毒污染物的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那为什么这层膜衣是黑色的呢? 其实是因为鱼体内黑色素的沉积决定的。 鱼类的色素细胞基本有4种,分别是黑色素、黄色素、红色素和鸟粪素细胞。 在腹膜脏层表面上有黑色素细胞沉积,腹膜壁层有鸟粪素细胞沉积。 不同鱼类品种,它的腹膜脏层和腹膜壁层色素细胞分布也不相同,所以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黑色膜衣,到底吃不吃?既然这层黑衣与污染多少没有关系,那么这层黑色膜衣还能不能吃呢? 首先,既然它只是色素细胞沉积而已,并不是污染物,所以,它是可以吃的,并不会有很大的安全问题。 不过,这层膜主要是油脂肪细胞组成,它的脂肪含量很高,从营养学角度它也并不是健康的选择。 从安全角度,当有污染物如重金属、二噁英、农药等进入鱼体内时,很多污染物,尤其是一些脂溶性的污染物也更容易富集在这些脂肪组织中。所以,也不建议多吃。 总的来说,鱼肚子内的黑衣并不一定是污染严重的标志,但是这层膜本身脂肪含量高,营养价值不高,也更容易富集一些脂溶性污染物,不推荐吃太多。 如何选出一条鲜嫩肥美的鱼看完还是担心买不到好鱼?下面头条妞就教大家如何选出一条鲜嫩肥美的鱼 1.重量太大或太小的不买 鱼的个头与其口感有一定关系,太小,鱼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肉质不够鲜嫩,鱼刺可能会很多。 而且,一般鱼年龄越大,长得越大,体内可能积聚了不少有害物质。 因此,建议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鲫鱼0.5斤~1斤、草鱼4~5斤的为宜。 2.鱼眼浑浊塌陷的不买 鱼眼是否饱满能够说明鱼的新鲜程度: 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富有弹性,这样的鱼比较新鲜。 相反,如果鱼眼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浑浊、眼内溢血发红,说明鱼不新鲜。 3.鱼鳞不完整的不买 新鲜的鱼身有透明的黏液,鳞片有光泽,而且与鱼体贴附紧密,未有脱落。 而黏液多且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脱落较多的鱼,新鲜程度比较差。 在选购时,那些鱼鳞缺损或身体充血的鱼,即便还活着,但腐败变质的速度会快于鱼鳞完整的鱼。 4.鱼肉气味异常的不买 通过气味判断鱼是否新鲜,要闻一闻鱼鳃:鱼鳃应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且无异臭味。 同时,新鲜鱼的鱼鳃呈鲜红色,鳃丝分明。 而不新鲜的鱼鳃丝有破损或粘连,颜色呈灰红或灰紫色,气味不佳。 5.鱼肉紧实度差的不买 用手指按压一下鱼身,新鲜的鱼肌肉结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而肌肉稍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新鲜度次之。 另外,观察鱼肛门处肌肉是否紧实,可作为辨识新鲜度的标准。 新鲜鱼腹部正常、不膨胀,肛孔为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则腹部膨胀不明显,肛孔稍凸出。 6.水箱内颜色浑浊的不买 选购活鱼时,有时要看“水色”:如果水箱内水色发绿或者藻类过多,则说明水箱很久未换过水。 这种水箱环境下容易滋生很多细菌,容易污染鱼体本身,降低鱼肉品质,新鲜度更是大打折扣。 通常水箱内水清澈,有水泵供氧,水流较快的,鱼新鲜度比较高。 文章节选自阮光锋,生命时报。 想看更多的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头条健康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头条号(jktoutiao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