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在喝酒后来杯茶, 认为这样可以醒酒。 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其他解酒秘方,比如说喝醋解酒、喝酸奶解酒等等。 这些招数真的灵吗?下面头条妞挨个为大家辨别。 喝茶能够醒酒吗?不知道“茶可以醒酒”这个人尽皆知的俗语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 早在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对酒后饮茶的危害做了明确的表述:“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 大师的话从现代科学来看依旧是有道理的,过量饮酒后饮茶,不仅会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功能,还会增加心血管负担。 所以,若是一不小心你喝多了,千万不要拿茶醒酒,以免造成二次伤害。醉了就早些休息吧,还喝什么茶。 醋能解酒吗?说醋能解酒,是因为据说醋酸可以与酒发生酯化反应,这个反应可以将酒精分解,起到解酒的作用。 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忽略了此反应需要的条件:浓硫酸和加热。 常温下,这个反应极难发生。 即便我们体内有胃酸和超强的酶能够促成这样的反应,却并不是件好事。 这个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的物质,它会刺激人体的胃黏膜,对其造成伤害。 喝酸奶有用吗?关于酸奶解酒的说法也主要是因为酸奶中的乳酸与酒精发生酯化反应,酒精被分解。 这个说法与醋一样,都是酯化反应,既然同是酯化反应,问题当然也都差不多。 所以酸奶解酒也不靠谱,但比较靠谱的是酸奶中的钙可以缓解酒后烦躁等症状。 解酒真的没有很好的良方,想要不难受,最好就是不喝酒或限量。 酒后做这4件事可能要人命1、酒后不要乱吃醒酒药 理论上,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的“醒酒药”,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出售所谓的“醒酒药”。 酒后要尽量多喝热开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并加快肝脏解毒,帮助酒精排泄出体外。 2.酒后不要服药 酒后不要服药,药物和酒精混合后会产生协同作用,会导致药物加重吸收或是延缓吸收,不但会引起不良反应,比如有糖尿病病人酒后服药会出现低血糖,还可能加重对肝肾的损伤。 临床上还出现过药物和酒精混用引起的中毒现象。 比如咪唑衍生物药物中的甲硝唑、替硝唑,很多牙痛的病人都吃过,这种药是不能接触酒精的,否则会导致一种叫做“双硫仑样反应”的情况,中毒严重时,可以诱发急性肝损害、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酒后不要立刻洗澡 饮酒后,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洗澡会加剧这些症状,当全身血管处于舒张状态,血液集中到外周的血管,就会使心脏处于缺血状态,容易引发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酒后洗澡还容易发生晕厥、滑倒、溺水等危险。 4.酒后不要剧烈运动 很多人在酒足饭饱之后,会选择保龄球、游泳等运动。 喝了酒后,一个小时内80%到90%的酒精被胃和小肠吸收,然后进入肝脏进行代谢。 这时对于有冠心病、慢性心肌炎或潜在的心率失常的病人,喝酒后即使不运动,也可能随时发生意外,但酒后再运动就更容易引起心脏病、脑溢血等突发疾病。 本文节选自健康时报,界面。 想看更多的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头条健康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头条号(jktoutiao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