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在每年约1030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中,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健康的头号威胁。以高血压为例,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居中国每年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居死亡首位,每年高血压医药费400亿,其并发症治疗费用更是惊人,给国家和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慢病是一种需长期管理的终身性疾病,而目前我国慢性病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居民对慢性病危害认识不足,缺乏管理服务人员和资源,缺乏动态跟踪和随访,从而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靶器官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近日,在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家庭健康传播志愿者公益项目启动会上,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指出:“部分患者治疗不规范,不能坚持持续治疗,或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忽略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等,使慢性病不能有效控制,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烟酒等四大因素易导致慢性病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对此,胡大一教授指出,推动我国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从切实有效的提升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出发,以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为单位,提高患者及其家庭自我管理和配合意识。深入推广慢病管理的五个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戒烟限制处方,是应对慢病最合理的办法。 慢性病患者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 除疾病本身,不能做到合理安全用药也是造成慢性病危害的重要因素。2012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基本医疗素养(包括合理用药)仅为9.56%,能够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仅占15%,我国90%的居民不了解如何合理用药,甚至有严重误区。 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形式多样,不按医嘱服用、擅自加大或减少剂量、违反禁忌症与慎用症、选药不当、用药品种过多、配伍错误等问题尤其突出。 “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正确引导患者,为百姓营造一个健康的用药环境,这一切都需要做广泛的健康宣教和传播。健康传播在维护社会稳定、调解社会矛盾中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用。”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姚宏文强调。 为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家庭保健能力,树立正确健康观和慢性病防治意识,全国首支国家级家庭健康传播志愿者队伍——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者团队成立,它将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并协助基层卫生计生机构针对家庭和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治与安全用药的宣传服务。 |